今晚发布的5月CPI数据将成为美国经济的分水岭。随着检验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消费价格传导效应的硬数据首次出炉,其结果可能彻底改写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市场风险定价逻辑。 高盛警告称,尽管只有10-20%的CPI篮子将直接受到关税影响,但定价权和行为反应可能放大冲击范围。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轮由关税驱动的通胀冲击可能迫使美联储重新审视"暂时性"通胀的判断标准,而投资者正准备迎接一个"痛苦不对称"的市场反应——通胀超预期的冲击远比低于预期的宽慰更为猛烈。 关税传导的临界点北京时间周三晚20:30,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根据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
就预期分布而言,目前对于核心CPI环比预期分布明显偏向较低的0.2%数据,但不少预测者预计这一数字会是0.4%或更高。 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5月CPI数据将标志着关税相关通胀读数的开端,这一冲击可能持续到年底。 高盛高级美国经济学家Ronnie Walker表示,该行预计本月核心CPI环比将出现5个基点的温和提升,主要体现在娱乐商品(如Xbox)、通讯商品和家具类别中。 更令人担忧的是传导效应的放大趋势。Walker表示:
Walker同时警告,投资者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确定关税率通胀传导的幅度:
四大关键趋势值得关注高盛强调了本月报告中四个关键组成部分趋势:
不对称风险暴露投资者脆弱性这次CPI数据发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在于其可能重新定义美联储政策框架和市场风险定价逻辑的长远逻辑。 正如高盛全球宏观研究员Vickie Chang所言:
然而一旦这个门槛被突破,市场可能面临的不仅是数字上的调整,而是对整个经济政策框架有效性的根本性质疑。 高盛交易员警告,目前市场对通胀冲击的反应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 标普500指数隐含波动率仅为0.78%,较4月接近纪录的2.4%大幅下降,暴露出市场对潜在冲击的准备不足。 高盛股票投资组合策略师Ryan Hammond认为: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可能过于脆弱。高盛波动率交易员Shawn Tuteja警告:
通胀"暂时性"论调面临挑战关税对通胀的冲击正在美联储内部引发激烈辩论,核心分歧在于是否应该将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视为一次性“暂时”冲击。 美联储官员Kugler等多位官员明确表示,认为关税对价格的影响可能更为持久。 Goolsbee则坦承,他对关税将产生暂时性通胀效应的论调感到"有些胆怯",暗示美联储可能低估了关税的持续性影响。这与传统央行实践形成鲜明对比——支持"暂时性"观点的官员Waller认为,关税将导致一次性价格上涨,标准央行实践是“看穿”一次性价格冲击。 这种内部分歧的后果已开始在市场上显现。 货币市场目前定价年底前降息45个基点,完全定价一次降息,第二次降息概率为80%。路透社美联储调查显示,105位分析师中有59位建议美联储下季度恢复降息,60%的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至少会降息两次。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