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超预期强劲,通胀风险重燃,美股美债遭遇“黑色星期五”。 此外,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的政策前景也持续推升通胀担忧,自2024年的大选日以来,美元大幅升值,累计涨幅已达约5.39%,上逼110大关。 在美元强劲的涨势下,今日亚太市场遭遇股汇双杀,亚太股市普跌,日元、韩元、新台币、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纷纷跌至多年低点。 有分析认为,随着美元和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国债和美债之间的利差走窄,亚洲货币资产吸引力下滑,使各国央行面临“紧缩压力”。 日韩台股齐跌,印度卢比、韩元创阶段新低美元持续上行使亚洲股市进一步承压,日经225指数、印度基准股指均收跌逾1%,中国台湾、韩国、台股、印尼股市全线走低。 亚洲货币同样承压下行。 印度卢比在上周四跌至历史新低后,周一再创2023年初以来最大跌幅,美元/印度卢比一度涨0.7%至86.5912。 继上个月跌至1486的水平以来,韩元今日小幅反弹,美元/韩元日内上涨0.23%。但有分析称,韩元势将扩大跌幅并逼近1500这一关键心理水平,续创2009年以来新低。 新台币今日跌破33大关,续创9年来新低,为2016年3月以来最低,美元/新台币盘中最高触及33.09,日内涨超200点。 货币资产加速抛售?亚洲主要央行面临“紧缩压力”有分析认为,随着美元和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其与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债券收益率之间利差开始走窄,亚洲货币资产吸引力下滑,使各国央行面临“紧缩压力”。 在线经纪商Tiger Brokers 的市场策略师James Ooi向媒体表示:
除了通胀压力,亚洲央行还必须应对远远超出其控制范围的外部因素,因为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给当地货币带来额外的压力。 比如,对持续面临通缩压力并长期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来说,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本就十分坎坷,任何有关收紧货币政策的举措都可能增加“黑天鹅”事件的风险。 与此同时,特朗普威胁的潜在政策仍在加剧地缘政治局势和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势必将加剧货币市场的波动。 ING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为了对抗输入性通胀,央行加息是教科书式的应对措施。然而,较高的利率可能会使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更高,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分析称,对于亚洲经济体来说,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如何抵御眼前的通胀压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强抵御未来冲击的能力。这就需要在管理货币政策方面实现微妙的平衡——既要抑制通胀,又不能扼杀增长,同时还要解决结构性弱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