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食品和能源成本上涨,美国1月份PPI批发价格加速上涨,凸显出在美国通胀降温进展受阻。不过该数据也有积极方面: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相关的分项数据显示,这部分的价格涨势温和。 2月13日周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分项数据整体商品类价格上涨了0.6%,这是连续第三个月大幅上涨。PPI报告显示,食品价格上涨了1.1%,其中由于美国家禽群爆发流感,蛋类价格较上月飙升44%。能源价格上涨了1.7%,柴油成本上涨10.4%是一个重要因素。 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商品价格仅小幅上涨0.1%,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录得小幅上涨。 总体来看,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攀升。彭博大宗商品指数接近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部分原因是金属、玉米和咖啡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PPI报告显示服务类价格上涨了0.3%。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这一增幅中有三分之一归因于旅游住宿服务成本的激增,这部分上涨了5.7%。投资组合管理服务成本连续第二个月上涨,该类别被纳入PCE指数,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股市的走势。 部分类别显示的通胀形势略显温和。例如,医生诊疗费用下降了0.5%,美国国内机票价格下降了0.3%,经纪服务费用下跌了2.2%。 PCE相关部分经济学家们密切关注这份PPI报告,因为其多个组成部分被纳入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PPI报告显示,这些类别在1月份表现较为有利,大多数医疗保健项目和机票价格均出现下降。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经济学家Paul Ashworth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据花旗集团估计,综合已经发布的与PCE有关的数据,预计本月晚些时候将发布的1月核心PCE指数可能出现0.22%的环比增长,低于12月份的0.45%,这将使年通胀率降至2.5%。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发帖表示:
分析点评继昨日CPI通胀数据超预期后,美国1月PPI也依旧坚挺,这表明在特朗普政府征收关税之前,通胀方面的进展有限。这些数据大幅降低了美联储在2025年不止一次降息的可能性。一些经济学家甚至预计,由于对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影响,美联储不会有降息举措。 CNBC援引业内人士指出,1月份PPI价格涨幅略高于预期,12月份的批发价格涨幅也被上调。生产者层面的通胀仍然很高,而且人们担心这种通胀最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告诉议员们,通胀预期“似乎仍保持稳定”,可以耐心调整利率。不过,特朗普政策提议包括关税,给美国经济前景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最新的PPI数据发布后,美股期货短线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元小幅走低,这些偏鸽派的市场反应与构成美联储偏好的PCE通胀指标的相关类别涨势整体温和有关。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